大江城武汉的八条通途
发布时间: 2015-06-10

#长江,我们在路上#

 

2015年5月17日

 

尽管中国沿江城市都喜欢喊自己“江城”,但这个名头明显更容易让人联想起武汉这个城市,没有一座城市,像武汉这样,与长江的关系亲密无间。长江委设立在武汉,武汉机关报为长江报业,在各种命名上,怕也只有“九省通衢”的武汉有资格大大方方使用“长江”。

 

也尽管经过了几百年的城市化进程,现在已经有了很多“超级大城”,但能在城市名字前加上“大”的不多,武汉算一个。

 

(武汉,图片来自网络)

 

一千多年前,由于长江江水的冲刷与泥沙淤积,逐渐形成陆地洲滩,诞生了武汉的雏形;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汉水在这儿流入长江,两江汇合把武汉市分隔成汉口、汉阳、武昌三个部分。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,江汉平原成为天下粮仓,籍着长江的“黄金水道”,大兴贸易,有“东方威尼斯”的美誉。

 

许多人说,没有一座城市,像武汉这样,与长江的对抗争斗不休不止。洪水肆虐,江汉平原从魏晋时代就开始修堤防。不过,更没有一座城市,像武汉这样,与长江的相处从容淡定。

 

(长江观景第一台)

 

三镇之中,地势最低的是汉口。汉口的街市都是沿长江而建,前面是港口码头,后面是湖泊洼地。每到雨季长江水丰,汉口便汪洋肆虐,陆地行舟。现在昔日的堤防成了江滩休闲广场,夏日的傍晚,跳跳舞谈谈情;龙王庙的险段也有了亲水平台,天高云淡时,坐岸边看两江交汇清浊分明。有这样的变化,不得不提武汉的桥。

 

长江成就了武汉,也分割了武汉。

 

人要过江,于是有了桥,天堑变通途。总结起来一句话:桥,帮助武汉,克服了长江的阻隔。如今武汉的江面上,已经有长江大桥、长江二桥、白沙洲大桥、天兴洲大桥、军山长江大桥、阳逻长江大桥横卧江面,还有初现雏形的二七大桥,以及深潜于江底的青岛路隧道。这七桥一隧,堪称“长江八兄弟”。八兄弟各踞一方,各司其职。

 

1950年代,也许武汉人还没觉得,自己有多么需要一座长江大桥。因为轮渡时代的到来,比起更早时期靠摇橹渡江,已经快捷、安全许多。可是,对于南下北上的旅人而言,长江就显得有些为难了:因为他们必须先下火车,扛着行李坐轮渡过江,再买票上火车,一趟折腾下来,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。京广铁路要通车,就必须在武汉的江面上架一座桥,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修建武汉长江大桥,不仅是武汉的大事,更是中国的大事。

 

(长江大桥)

 

经过中俄两国桥梁专家的反复讨论,长江大桥定址于江面较窄、石基牢固的龟、蛇两山之间。1954年夏天,两国专家齐聚武汉,做最后的实地考察,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,打乱了专家们的阵脚。移师庐山的专家组,继续研究了三个月,在武汉被江水浸泡的日子里,长江大桥悄然“浴水而生”。

 

1957年10月15日,“万里长江第一桥”正式通车,连通了京广铁路。于是,位于长江航线和京广线十字交叉点的武汉,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交通的咽喉之地,贵为“万里长江第一桥”。

 

武汉人对于大桥有种难以言状的感情,至今,在民间仍然有这样的说法:只要两个恋人携手走过长江大桥,就永远不会分开。谁也不知道,大桥究竟成就了多少段天长地久的爱情,但可以肯定的是,长江大桥见证了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的兴衰沉浮。

 

ITS长江计划考察队的车行在一座座长江大桥上,耳闻性格鲜明的汉音,至此,“长江计划”也将要进入长江下游。

 

(武汉长江)

 

眼前所见,从狂放原始的唐古拉山口,到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长江第一湾,再到前几日在宜昌所见的烟波浩渺、三峡上的奔腾而下,今日的长江大桥,更像是长江与沿线依水而居的居民的伙伴。

 

五月,ITS长江计划考察队将继续东行。

 

活动预告

 

我们一直在守护长江的路上,

 

你是否已心动?

 

下一站南京,

 

5月21日下午14:30-16:00,

 

第五站科学志愿者活动。

 

邀请你近距离看看家乡水,进行长期的长江水质检测。

 

我们在南京先锋书店(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173号),等你的加入。